重磅!成都风湿医院在成都市医学科研课题中喜获立项
已有9877人浏览此篇文章在线导诊服务
数月鏖战,捷报传来。8月29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4年成都市医学科研课题项目立项情况。我院项目《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获批立项。


临床科研并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成都风湿医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民生保障服务,推动建设高质量医院。

以创建临床研究型医院为驱动,以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人本位医疗服务为指导思想,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积极促进科研项目落地,在夯实医院科研基础和提升科研实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院始终相信,将科研和临床作为两条并行的主线来抓。科研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更好的为痛风病人带来痊愈的保障。
立项科研课题简介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痛风的全球患病率为1%~4%,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0.03%~10.47%,各地区患病率不尽相同,其中云南勐海县的患病率最高。痛风不仅会破坏关节,还可能并发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对患者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西医治疗痛风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药物,但药物副作用较大,易出现消化道、肾功能损害等。中医药凭借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在治疗痛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优势被逐渐放大,治疗效果深受患者及临床工作者的青睐。
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减少尿酸生成以及多条信号通路途径来达到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目的,同时通过中医的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进而达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精准化治疗。本次获批项目能构建可视化治疗痛风的中医药网络,寻找新靶点,为后续开发新药带来可能的新思路,指导临床实践。
科研硕果累累,持续驱动医疗发展
截止目前,我院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国家专利21项;已发表40余篇论文,其中SCI 5篇、北大核心期刊5篇、科技核心1篇。院内专家多次受邀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发表临床经验,编纂有《成都风湿医院论文集》。
今后我院将继续探索更多科研道路,包括循证医学和临床研究方向。同时科研部已组织立项人员开展后续项目实施,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科研部将发挥好指导、帮助和服务作用,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持续跟进指导,确保项目高质量如期完成。